谁能想到,当价值数亿的中超球队在亚冠赛场被揍得鼻青脸肿时,江苏一个县级市的体育场却挤进1.5万人?这场面,不知道的还以为梅西来了!可台上踢球的,是教师、外卖员、公司职员——一群周末才凑一起踢球的业余玩家。这就是火出圈的“苏超”,江苏省级业余足球联赛的简称。
别误会,这“苏超”和苏格兰足球没啥关系。但它最近刷屏的程度,绝对配得上“超级”二字。昆山赛区八强战门票秒光,直播观看量破百万,连卖烤串的大爷都好奇:这帮人又不发工资,踢球咋比电视里那些千万富翁还卖命?
看看苏超赛场吧!球员拼抢摔倒,自己爬起来继续跑;裁判吹罚争议,双方击掌接着干。没有卧草拖延时间,没有围堵裁判讨说法,更找不到哪个球员因为丢球就瘫在原地思考人生。最神奇的是看台——主队进球,客队球迷居然鼓掌?这画面放在某些中超赛场,简直像看到了外星人。
反观咱们的职业联赛,那可真是另一番景象。某些球队成绩不咋样,球迷互怼倒是专业级。看台上乌烟瘴气,网络上隔空对骂,仿佛踢的不是球,是地域尊严。更别提那些职业球员的迷惑行为:散步式回防、碰瓷式摔倒、打架式抢球……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拍《武林足球》续集。
苏超八强战有个段子特别传神:某队特意请来前中超球员,本想搞个“降维打击”,结果这位老兄成了场上最弱一环。跑不动、抢不过、传不准,活像误入大学生篮球赛的广场舞大叔。这剧情,连编剧都不敢这么写!
其实蒙超、戆超、湘超这些省级联赛同样火爆。这些比赛告诉我们:中国从来就不缺爱足球的人,缺的是让人爱得起来的足球。老百姓不是不爱看球,只是受不了花着冤枉钱,看着闹心球,最后还要被当成“人傻钱多”的冤大头。
苏超球员下班后坐地铁去训练,第二天还要早起搬砖。可正是这群“业余玩家”,踢出了最纯粹的足球。他们没有天价年薪,却比谁都珍惜那90分钟;他们不求转会费暴涨,只为听见街坊邻居的喝彩。
或许中国足球真正的希望,不在那些挂着“职业”头衔的温室花朵,而在这些野蛮生长的草根联赛。当足球重新变成一场游戏,而不是生意,快乐就回来了。话说回来,要是把苏超冠军和中超倒数第一拉来踢一场,您猜谁会赢?这个问题的答案,可能比世界杯冠军归属还有意思呢!#秋季图文激励计划#
杭州配资公司一览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