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国学经典,共学勉之
《吕祖养生歌》出自唐代道教名家吕洞宾,他是道教全真派的重要人物,被尊为“八仙”之一。此歌通过简练质朴的语言,阐述了道家养生之道,融合修身、养性、悟道的哲理,强调“精、气、神”三宝的调养与身心平衡,主张顺应自然、修心养性。全篇寓意深远,将养生之理与人生智慧相结合,是道教养生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,为后世修行者提供了深刻的修炼指导与精神启迪。
图片
《吕祖养生歌》
唐·吕洞宾
不负春光不负人,不欺神道不欺贫。
有人问我修行法,只种心田养此身。
一日清闲自在仙,六神和合服平安。
丹田有宝休问道,对境无心莫问禅。
奉真修道守中和,铁杵成针要琢磨。
此事本来无大巧,只争日逐用功多。
息精息气养精神,精神丹田气养身。
有人学的这般术,便是长生不老人。
如鼎沸,如沉沦,失道迷真业所根。
有人平却心头棘,便把天机说于君。
酒色财气四堵墙,人人都在里面藏。
有人跳出墙儿外,便是长生不老方。
天涯海角人求我,行到天涯不见人。
忠孝义慈行方便,不需求我自然真。
举世人士何所依,不求自己更求谁?
绝嗜欲,戒贪痴,莫把神灵暗里欺。
命要传,性要悟,入圣超凡由汝做。
三清路上行人少,畜类门前争入去。
人人气血本通流,营卫阴阳百刻周。
岂在闭门学引气,正如头上又安头。
精养灵根气养神,此真之外更无真。
神仙不肯分明说,迷了千千万万人。
图片
01
不负春光不负人,不欺神道不欺贫。
有人问我修行法,只种心田养此身。
释义:珍惜春日的美景与人情相伴,不欺天地神明,也不因贫困而违背初心。修行之道,只在于修心养性,滋养自身。
心得感悟:春光易逝,人生如斯,稍纵即逝的时间让我们意识到,无论身处何境,真正的修行是在内心种下美德与正直的种子。世人常向外寻求修行方法,却忘了真正的修行其实是在日常中做到问心无愧——不辜负时光,不愧对他人。贫富是命运的考验,但是否坚守本心,则是对灵魂的检验。修行是对生命的一种承诺:无论外在如何动荡,内心都要安静而笃定。
图片
02
一日清闲自在仙,六神和合服平安。
丹田有宝休问道,对境无心莫问禅。
释义:一天的清闲如同神仙般自在;六神和谐,便能安宁无虞。丹田自藏宝藏,无需外求;面对外物不生执念,也无需苦问禅意。
心得感悟:何为清闲?并非身处无事之境,而是心有安然之态。六神和谐,是身心健康的根本,而平安的关键在于对外界的“无心”。世间的道理,其实从不复杂:凡事不要过度执着,自然便可安然。人们总爱向外寻道,认为清闲是逃离世事,却忽略了内心的平静才是真正的道场。人生无需“头上安头”,外求之道不如内观,修行不是找到答案,而是让心安于此刻。
图片
03
奉真修道守中和,铁杵成针要琢磨。
此事本来无大巧,只争日逐用功多。
释义:修行需奉行真实之道,保持中正与和谐,如磨铁杵成针般耐心锤炼。修道无捷径,唯有日复一日的勤奋努力。
心得感悟:修行就像磨针,看似枯燥,却暗藏奥义——持之以恒者方能见真功。世人常羡慕那些“捷径”与“机遇”,却不知真正的成长都源于日积月累的努力。铁杵磨针的过程,也是在磨砺自己的心性:每一次坚持,都让我们离目标更近一步。修行没有大智慧,只有小坚持,而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行为,正是人生中最大的奇迹。
图片
图片
04
息精息气养精神,精神丹田气养身。
有人学的这般术,便是长生不老人。
释义:通过调息精气滋养精神,让精神归于丹田以护身。若能领悟并践行此法,便可获得长生之道。
心得感悟:长生的真意并非躯体的永恒,而是精神的宁静与内外的平衡。现代人奔波忙碌,往往忽视了自身的能量消耗,疲惫不仅在身体,更在心灵。调息是修行的一种方式,它提醒我们珍惜自身的精气神,将注意力从外界的纷扰转向内在的滋养。人生的智慧在于把握平衡,不让精气耗散,守护内心的安宁。长生的秘诀,其实是懂得如何活得自在、从容。
图片
05
如鼎沸,如沉沦,失道迷真业所根。
有人平却心头棘,便把天机说于君。
释义:若心如沸水翻腾,或如沉沦般混乱,便会迷失真理的根源。唯有平息心中的杂念,方能明悟天机。
心得感悟:沸腾与沉沦,是心灵的两种极端状态。焦躁的人如沸水,满腹烦忧却无所归依;迷茫的人如沉泥,静止却失去方向。修行的第一步,是平息内心的纷扰,“棘”即是执念与欲望,它们让我们困于困局之中。拔掉心头的棘,不是回避问题,而是从中寻找真相与智慧。天机不在天外,它是内心清明后的一种洞见——真正的平静不是无风,而是心灵如镜。
图片
06
酒色财气四堵墙,人人都在里面藏。
有人跳出墙儿外,便是长生不老方。
释义:酒色财气如四堵墙,困住了世人。若有人能超脱欲望的束缚,便掌握了长生之道。
心得感悟:欲望像一座牢笼,将人囚禁其中而不自知。酒色财气是人性的试炼,它们本身并非罪恶,而是当我们沉迷其中时,它们便成为束缚。跳出“墙”不是完全拒绝,而是超越——超越对物欲的执念,找到更高层次的满足。真正的长生之道,不是无尽的生命,而是内心的解脱与自由。唯有超越欲望,才能看到墙外的广阔天地。
图片
07
天涯海角人求我,行到天涯不见人。
忠孝义慈行方便,不需求我自然真。
释义:人们到天涯海角寻找真理,但最终却找不到。若能践行忠孝义慈,真理自然显现,无需外求。
心得感悟:真理从不遥远,它不在天涯海角,而在你身边的每一个善行之中。世人常以为真理是一种高深莫测的存在,需要刻意追寻,却忘了它其实深藏在内心的善良与正直中。忠孝义慈不仅是道德,更是一种修行,是生活中最真实的道。真正的智慧在于明白:当你对世界慈悲,忠于本心,真理便会以最简单的方式与你相遇。
图片
图片
08
举世人士何所依,不求自己更求谁?
绝嗜欲,戒贪痴,莫把神灵暗里欺。
释义:世人究竟依靠谁?若不依靠自己,又能依靠谁?修行者应断绝嗜欲,戒除贪念与愚痴,不欺骗自己的良知。
心得感悟:依靠他人,不如依靠自己。真正的修行始于自我负责,而非寄希望于外界。贪念与嗜欲是内心的枷锁,让人迷失了真实的力量。所谓“欺神灵”,其实是欺骗自己的内心。修行是面对自己的弱点,勇敢而诚实地改变。生命中的每一步,都需要我们以清明的智慧来引导,靠自己去获得内心的自由与平静。
图片
09
命要传,性要悟,入圣超凡由汝做。
三清路上行人少,畜类门前争入去。
释义:生命需要延续,本性需要觉悟;想要入圣超凡,必须靠自己努力。修行的正道少有人行,而沉迷欲望的人却蜂拥而至。
心得感悟:修道是一条孤独的路,因为它需要舍弃世俗的执念与诱惑。世人多趋易避难,追逐欲望,却不知这些恰是生命的羁绊。大道虽寂寥,但它的价值在于帮助我们突破人生的局限。修行不是让我们远离世界,而是让我们以更高的觉悟面对生命。走正道虽难,但那份宁静与自由,是任何外物都无法替代的。
图片
10
人人气血本通流,营卫阴阳百刻周。
岂在闭门学引气,正如头上又安头。
释义:人体的气血自有其通畅规律,阴阳运行循环不息,修行无需刻意引气,否则就如头上再安一个头,多此一举。
心得感悟:修行是一种回归,而非添加。气血阴阳是自然之理,它无需人为强行改造,只需顺其自然便可。许多人误以为修行是“做更多”,但真正的修行是“少做一些”。大道至简,生活中很多事情不需要刻意努力,而是减少阻碍,让生命回到它原本的节奏中。生命的平衡,是在顺应中找到智慧,而非在人为的干预中制造混乱。
图片
11
精养灵根气养神,此真之外更无真。
神仙不肯分明说,迷了千千万万人。
释义:精气滋养灵根,气血滋养精神,这是修行的根本道理,除此之外别无真理。但得道者不愿明言,令无数人迷惑。
心得感悟:修行从不在于复杂的术法或玄奥的理论,而在于对生命本质的把握。精、气、神是生命的三宝,守住它们,就是守住了生命的根本。许多人在修行中追逐神秘与玄妙,却忽视了生命最简单的真理:平衡、滋养与安宁。神仙不明言,或许正是希望人们能自悟。大道之真,往往就在我们忽略的简单之中。
图片
与君共勉!
-· End ·-
图|古韵翰林
文|古翰整编,仅供交流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杭州配资公司一览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