嘹亮的军歌划破夏日的天空,天津北辰区集贤双拥文化主题公园里,一群穿着迷彩服的民兵正扯着嗓子高唱《强军战歌》。
领唱的老张额头上的青筋都暴起来了,那架势像是要把八十年前打鬼子的劲儿都唱出来。
"老张,悠着点儿,别把嗓子喊劈喽!"台下的战友打趣道。老张一抹汗,咧嘴一笑:"怕啥,当年我爷爷在战场上喊得比这还响呢!"
这场"瓣瓣同心强国防 歌颂党恩迎七一"主题歌咏比赛可不止是唱唱歌那么简单。区人武部部长房小洪坐在评委席上,看着台上一个个精神抖擞的民兵直点头。这些平日里可能是电工、快递员的普通人,一穿上军装就跟换了个人似的。有个女民兵队长更绝,排练时直接把孩子背在背上,小家伙听着军歌都能跟着打拍子了。
要说这军歌里的门道可深了。俄罗斯人每年胜利日在红场唱《喀秋莎》,美国人过退伍军人节必放《星条旗永不落》,咱们中国人从《义勇军进行曲》唱到《强军战歌》,每一首都是刻在骨子里的记忆。老张他们排练的时候,公园里散步的老兵听见歌声,腿脚不利索了也要跟着哼两句。有个老爷子听着听着眼圈就红了,八成是想起了当年扛枪打仗的日子。
比赛分初赛和决赛两轮,各镇街的民兵队伍都得唱指定曲目和自选曲目。评委们打分时可严格了,不光看唱得好不好,还得看精气神足不足。老张他们队为了练好《打靶归来》,连着半个月天天晚上加练,把隔壁跳广场舞的大妈都感动了,主动给他们送绿豆汤解暑。
要说这军歌的魅力,还真不是吹的。有个小伙子本来是被单位硬拉来凑数的,练着练着居然上瘾了,现在手机铃声都换成了《当兵的人》。他媳妇儿笑话他:"哟,这是要改行当文艺兵啊?"小伙子一本正经:"你懂啥,这叫革命浪漫主义!"
比赛现场最让人动容的是那些老兵。有个坐着轮椅来的老爷子,听到《黄河大合唱》时颤颤巍巍地举起右手敬礼,把旁边维持秩序的小姑娘都看哭了。赛后采访,老爷子就说了句:"好啊,这歌还活着,咱们就亡不了。"
别看就是唱唱歌,这里头的讲究可多了。唱《团结就是力量》得拿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儿,唱《我的祖国》得带着对家乡的眷恋,唱军歌最忌讳的就是端着,得把那股子兵味儿唱出来。有个评委说得挺在理:"军歌不是唱给评委听的,是唱给历史听的。"
比赛间隙,公园里的国防教育展板前围满了人。有家长指着老照片给孩子讲抗战故事,小娃娃听得一愣一愣的。老张凑过去插了句嘴:"知道为啥要唱这些歌不?就是要让你们这些小崽子记住,今天的好日子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!"
晋级名单公布的时候,落选的队伍也没见谁垂头丧气。有个队长乐呵呵地说:"输赢不重要,重要的是咱们把这份心唱出来了。"这话说得在理,军歌比赛比的不是谁嗓门大,比的是谁把那股精神气儿唱活了。
夜幕降临,公园里的歌声渐渐散去,但那些旋律似乎还在树梢上打着转儿。路过的大爷大妈们不由自主地哼着调子往家走,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。这场景让人想起八十年前,那些唱着歌走向战场的年轻人。时代变了,歌声没变,骨子里的那股劲儿更没变。
赛后总结会上,房小洪说了段挺有意思的话:"今天这场比赛,让我想起小时候我爹说的,军歌就像老陈醋,闻着冲,喝着香,后劲足。现在想想,还真是这么个理儿。"这话把大家都逗乐了,但笑着笑着,不少人眼圈开始发红。
公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收拾场地时,有个小伙子在角落里发现了一张皱巴巴的歌词纸,上面用铅笔写着:"爷爷,我们替你唱。"没人知道是谁写的,但所有人都明白这句话的分量。就像老张说的:"咱们今天唱的这些歌,都是老一辈用命换来的,咱们得替他们接着唱下去。"
这篇文章只是我个人的看法,没法给你提供什么投资方面的建议哈。要是有侵权的情况,你赶紧联系我们去处理就行啦。
杭州配资公司一览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